妇产科学论文_腹腔镜下辅助LAM对直径>10cm

来源:腹腔镜外科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2-01-2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.1 研究对象: 1.2 手术方法: 1.3 观察指标 1.3.1 术中及术后指标检测: 1.3.2 疼痛评分、术后疼痛消失时间、肌瘤体积: 1.3.3 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
文章目录

1 对象与方法

1.1 研究对象:

1.2 手术方法:

1.3 观察指标

    1.3.1 术中及术后指标检测:

    1.3.2 疼痛评分、术后疼痛消失时间、肌瘤体积:

    1.3.3 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:

1.4 统计学处理:

2 结果

2.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的比较:

2.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宫颈局部微循环水平的比较:

2.3 两组患者VAS评分、术后疼痛消失时间、肌瘤体积的比较:

2.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:

2.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:

3 讨论

文章摘要:目的:分析腹腔镜下辅助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(LAM)对直径>10cm子宫浆膜下肌瘤患者的效果。方法: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直径>10cm子宫浆膜下肌瘤患者80例,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(39例)和观察组(41例)。常规组采用传统开腹方案进行治疗,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LAM方案进行治疗。检测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d、7d毛细血管管径、血流灌注、血液流态积分,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术后排气时间、住院时间,统计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。结果:两组术后1d、7d毛细血管管径、血流灌注低于两组术前,血液流态积分、VAS评分高于两组术前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;观察组术后1d、7d毛细血管管径、血流灌注高于常规组术后1d、7d,血液流态积分、VAS评分低于常规组术后1d、7d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<0.05)。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、住院时间、术中出血量、术后疼痛消失时间、肌瘤体积低于常规组,手术时间、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,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(P <0.05)。结论:腹腔镜辅助下LAM治疗直径>10cm子宫浆膜下肌瘤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,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,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功能及手术相关指标。

文章关键词:

论文分类号:R737.33

文章来源:《腹腔镜外科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fqjwkzzzz.cn/qikandaodu/2022/0127/1020.html



上一篇:肿瘤学论文_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
下一篇:肿瘤学论文_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无切口吻合

腹腔镜外科杂志投稿 | 腹腔镜外科杂志编辑部| 腹腔镜外科杂志版面费 | 腹腔镜外科杂志论文发表 | 腹腔镜外科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腹腔镜外科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13080521679(微信同号) 投稿邮箱:kf@400qikan.com